大秦,苍玄大陆开天辟地第一皇朝,都城咸阳龙盘虎踞于天下第一雄关函谷关中,纵横三千余里。
函谷关外,龙旗漫卷西风。
始皇帝秦昊统率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一位五年游走大秦江山二万五千里的神秘来客,传闻这位惊动始皇帝的大人物,极有可能是五年前在咸阳销声匿迹的天下第一酒色集大成者,秦天生。
“秦”字是国姓,依照《秦律》为皇室独有。
纨绔姓秦,投得一个好胎,老子是始皇帝秦昊,字日天,老子日了天,儿子自然是天生的,故取名秦天生。
江湖人称秦二世。
秦二世比起亲爹“日天”的本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六岁偷学合欢宗秘典《御女经》,食虎鞭,喝鹿血,吞牛蛋,以冰火两重气滋养胯下一柱擎天,粗壮远胜常人。
十二岁功法大成,独上青楼,一杆长枪翻江倒海,纵横天下十余年,打下“游龙戏凤俏公子,夜夜笙歌不倒君”的雅号,与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炮祖”欧阳不倒齐名,两人居于黄江南北,合称“南欧阳,北天生”。
太子好色,朝中阿谀奉承之辈投其所好,秘密组建了一支由三教九流之辈构成的神秘组织“花探”,为太子殿下遍寻天下美人,供其玩乐。
咸阳大小青楼数以万计,以美人关和温柔乡首屈一指。
当年为招揽水乡美人“赛貂蝉”献给太子殿下,发生了大秦开国以来最惨烈的民间械斗,惊动了辛苦耕地的秦二世,撇下床上娇娘以泪洗面,一掷千金请“赛貂蝉”入东宫探讨十八般武艺,日耕新田十八次,“赛貂蝉”此生再不敢踏足咸阳城。
秦二世以光天化日调戏良家妇女为乐,每年告状的女子数以万计,诉状积压如山,始皇帝就这么一根独苗儿子,试问满朝文武,谁胆大包天敢接手此案!
哪怕太子殿下看中了朝中大员家中女眷,跪地谢恩,含笑送入东宫,第二日早朝坐等皇帝陛下重赏。
秦二世身边美人如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即便色胆包天也该知足,千不该万不该精虫上脑把大绿帽子扣到亲爹头上。
秦昊老树二春大喜之日,洞房花烛夜竟被亲儿子捷足先登,简直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荒唐事!
不出意外,即便满朝文武群情激奋,皇帝陛下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把秦二世打到皮开肉绽,贬为乞丐,流放南疆。
当日,咸阳城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时隔五年,那道让良家妇女谈之色变的身影走向函谷关,满脸胡茬瘦骨嶙峋,一身补丁破道袍,舍去了往昔纨绔子弟的豪气,却踩了狗屎运有一飒爽女侠一路相随,任谁看见都会说声女娃瞎了眼,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领头的老乞丐白发杂乱,衣衫褴褛夹杂不少茅草,一手端着盛了半碗雪的开裂瓷碗,一手拄着不知哪里捡来的打狗棍,顶着西风呼啸,凌乱不堪。
枯藤老树,夕阳垂暮落残雪,函谷关若隐若现。
“老乞丐,你说小爷是那老东西的亲儿子吗?五年,整整五年,他知道小爷这五年是怎么过的吗!”
老乞丐咧着干枯嘴唇,憨憨傻笑,食指在鼻孔中一阵抠挖,终于掏出一块黑乎乎的大鼻屎,搓成小球随手一弹,老树下积雪上顿时泛起一片鲜红血色。
“女侠,救命啊,杀人了。”
秦二世慌不择路挂在身边女子身上,一双咸猪手还趁其不备想要勇攀高峰。
女侠秋水眸子霎时闪过厌恶之色,娇躯一抖,便见元气漫天卷起千堆雪,将秦二世震飞数米,倒插进死人雪堆中。
不曾想,登徒子死性不改,探出鼻青脸肿硕大脑袋,竟还朝着女侠做出一个十指罩双峰的手势,惹得冰霜女侠拔剑就要活劈了他。
宝剑出鞘无声,剑未到,凌厉的剑风已经削去了秦二世冻成冰霜的一缕枯发,吓得他连滚带爬落荒而逃。
看戏的老乞丐呵呵傻笑,露出五指可数的大黄牙,佝偻的身影在寒风暮雪中显得单薄而悲凉。
头一年,明里暗里护卫的大内高手除他之外,无一人走出南疆,只剩下一老一少摸鱼搂草打兔子,偷鸡摸狗掏鸟蛋,活着走到函谷关下。
一路上讨饭,没少被恶奴放狗撕咬,跑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一棒子撂倒,扒皮开膛做成香喷喷的狗肉,吃得满嘴流油。
暮色渐暗,风雪更盛。
城外九里地,三年前多了家不起眼的烧酒铺子,常年人满为患,却不见泼皮无赖垂涎店家生意红火,也不见城中差爷敢来收银子,喝酒闹事的主儿甭管何许人也,都免不了被草席包着丢到乱葬岗。
铺子不大,摆有七八张掉漆的长凳小桌,靠近柜台有一张大桌占据了约莫四分之一的场子,有一老酒鬼甭管刮风下雨,都会备上三碟小菜一壶酒从早喝到晚。
老酒鬼是店里的掌柜,岁过百年,面前空有一张擦拭锃亮的藤椅,取名“金鳞”,每天喝酒前都会用上好的羊绒布擦到一尘不染。
来往酒客无数却不见谁有胆去坐,传言藤椅是老酒鬼的传家宝,也有人说是坐等死去的夫人重阳……,说得神乎其神,不知何为真,何为假。
那些不长眼的家伙,坟头草已经长好几茬了。
秦二世循着酒香进了铺子,瞅见面前藤椅坐上无人,就一屁股坐了上去。
“店家,好酒好菜统统给小爷端上来,赏钱少不了。”
歇脚的酒客闻声停下碗筷,冷漠,嘲笑,悲怜……,上一次吹牛要在藤椅上喝酒的修士在乱葬岗已经躺了两年了吧,至今还没人敢去收尸,倒霉乞丐怕是活不长咯。
宁酊大醉的老酒鬼不看来人是谁,冷冷说道:“娃娃,这不是你能坐的地方,上别处吃酒去。”
苦修士打扮的青年却不领情,嗤笑道:“酒鬼,睁大你的狗眼看看小爷是谁。”
一语点醒醉中人,江湖上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老酒鬼瞬间清醒,单膝抱拳跪在酒桌前。
“酒鬼韩非恭迎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赳赳大秦只有一位太子,便是臭名昭著的秦二世,惊得酒客们纷纷跪下高呼:“太子殿下千岁”。
如此盛况,若是五年前,秦天生早就大手一挥,豪迈地喊上一嗓子:“该赏。”
可过了五年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早就不要了那该死的脸面,抓起桌上吃剩的牛肉渣子往嘴里塞。
咸阳道上,一支穿云箭冲天而起,烧出一个大大的“秦”字。
霎时间,号角宣天,战马嘶鸣,官道上尘土飞扬,浩浩荡荡冲出两队重甲铁骑,身披赤铁铠甲,跨着汗血宝马。
两位骁将两马当先,肩扛九龙皇旗,鲜红如血,九条五爪金龙环绕,上书一个大大的“秦”字。
我滴个娘嘞!
大秦百万精锐甲士中的精锐,始皇帝麾下最强之矛黄金火骑兵。
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细数当年烽火,一句“诸神仙佛,宁有种乎”,无数仁人志士云集而景从。
西南巨无霸,巴蜀天府如何?
剑门关血战,二十万修士人间除名。
皇旗一立,黄金火骑兵横刀立马。
两位将军翻身下马朝着酒铺快步走去,单膝下跪行礼。
“末将狻猊、狴犴恭迎太子殿下。”
两人皆是始皇帝秦昊的养子,普天之下几人能让其下跪?
秦二世偏偏给脸不要脸,酒足饭饱累趴在桌上鼾声如雷。
二将大眼瞪小眼哭笑不得,焦头烂额之时,官道上一骑白马绝尘,通体如雪,比二将坐下的汗血宝马还要高出一头。
宝马白龙驹,始皇帝专属坐骑,早年随秦昊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遂有见白龙驹如见始皇帝的赫赫威名。
“小兔崽子,可想死老子了。”
秦昊跃下马匹激动地冲进酒铺,不出所料,翘首以盼的兔崽子没有搭理他,目光凌厉扫向优哉游哉喝着烧刀子的老乞丐。
老乞丐不行跪拜之礼,乐呵呵举着杯子笑道:“你不来就不用自讨没趣了,不管他,咱哥俩先干一个。”
乞丐说罢,挪了挪屁股。
秦昊哭笑不得,在酒客诧异目光下,亲自给老乞丐满上一碗酒。
“韩非,别那么小气,把你那几坛子宝贝拿出来,朕今天要和乞丐不醉不休。”
老酒鬼嗜酒如命,无奈地“哦”一声。
酒过三巡,秦昊背起小兔崽子一步一步走向函谷关,狻猊、狴犴持械左右护卫,身后黄金火骑兵如狼似虎,浩浩荡荡。
函谷关下,除了整齐划一的文武百官,还聚满了围观百姓。
总管太监赵高恭候多时,隔着百步风雪,扯着陈年鸭公老嗓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一嗓子可好,家中新娶了俏婆娘,养有俊俏闺女的官员、大户噤若寒蝉,自认为有几分姿色的良家女子顾不得什么端庄礼仪,提起裙摆落荒而逃……
秦二世回城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青楼暖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皮条客、老鸨子喜极而泣,花魁娘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端坐窗前望穿秋水……
夜幕垂下,女侠拜别老乞丐,孤身入了咸阳城。
美人面容俊俏,若芙蓉出水,身材高挑,有蜂腰翘臀,一身素衣翩翩,不似人间俗物。
她抬起美眸望向黄金火骑兵行进的方向,紧握住古朴剑柄的修长五指缓缓松开,在街上百姓惊诧的目光中寻了一家名为“客回眸”的客栈,要了间天字号房间。
这娘们儿出手实在阔绰!
店家在大块银子上留下一口浅浅牙印,随后递上一张房牌,招来一肩披抹布的麻利小伙。
“牙子,带贵客上五楼天字一号房,切勿怠慢。”
“天字号!”
店小二惊呼,一瞧女子倾城容颜咽了咽口水。
他混迹客栈多年,接待南来北往的商客无数,眼力劲儿是相当的老道,住得起天字号的客人可是不能怠慢得起的主儿,麻溜领着女子上了高楼。
楼高六层,北望九龙山,山下重甲森严。
女子站在栏杆前,迎风独立,嘴角微微勾起。
“我说秦二世荒淫无道,你说世人笑你太疯癫,你笑他人看不穿?呵呵,秦昊若生得一头猪,又怎会容你这番放肆!”
皇城巍峨,最灯火通明处不是天下士人仰望的升龙殿,也不是秦昊三千后宫独养一人的紫气台,而是普天之下最为奢华的东宫大院。
门外左右两头白玉蛟龙镇宅,大门通体由川蜀深山中的千年金丝楠木打造,左右镶嵌九九八十一枚纯金门钉,辅以金面麒麟铺首。
宫殿以暖玉作基,汇集天下名贵木材构筑而成,八十一根通天木,支撑整座琉璃大殿。
内藏天府至宝瑞兽云纹宝鼎,悬挂万百秦川山水图,另有昆仑暖玉雕琢的十人大床,羊脂玉石雕铸几案,上设文房四宝,陈列圣贤墨宝珍品无数。
地下铺设九龙冰火两仪阵,夏引九龙山上冰泉凝聚冰龙消暑,冬烧炭火无数汇集火龙驱寒,凉若秋高气爽,暖若春暖花开。
秦二世一到东宫便醒了,在暖床丫鬟焰灵儿贴身服侍下退去一身破烂道袍,香汤沐浴,换上储君蟒袍。
“秦昊,你个老不死的,小爷在外做了五年乞丐,五年,整整五年,你知道小爷这五年的怎么过的吗?”
时隔五年,皇帝陛下的气消了,可秦二世哪有这番好度量,抓起床上东西一顿打砸。
“老东西,别以为把人藏起来小爷就没办法,那个小娘们儿我吃定了,神仙也留不住她,老子说的。”
可怜皇帝陛下被戴了绿帽子还要腆着脸赔笑:“哪能啊,咱儿子要是喜欢,甭说一个女人,就是这龙椅,爹也让给你,这不是你回来,静养几天,爹亲自叫唐丫头梳妆打扮好来见你。”
秦天生却得寸进尺道:“小爷现在就要。”
皇帝陛下拗不过只好妥协道:“好好好,爹都依你。”
总管太监赵高此时命人将精心备好的补膳端上来,虎鞭大补汤、养精益气羹、人参鹿血酒……,都是太子殿下温润生精,滋补益气的美味佳肴。